深晚报道丨自助智能迷你仓成为深圳人生活新体验 定制“衣物仓”“玩具仓”成新宠
在深圳福田泰然工贸园的一栋写字楼 6 楼,一扇贴有明黄色 logo 的双开大门前,王赋源掏出手机扫了扫门前的二维码,用发送到手机上的实时密码开了锁。这里是金刚迷你仓的车公庙门店,开门的王赋源是这家迷你仓品牌的创始人之一。
▲图为迷你仓门店内部环境 受访者供图
迷你仓的新体验
迷你仓又叫自助仓储、私人仓储,经营者将大型仓库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型储物空间,主要面向有储存需求的个人、家庭和企业。
在国内使用迷你仓大多采取自助模式,商家通常在初次下单时与用户接触,讲解注意事项与使用方法。用户需要先在网页或小程序搜索附近的迷你仓门店,随后前往门店储存物品并签订协议。在获得门禁卡或动态密码后,用户可在使用期内随时存取物品。据王赋源介绍,目前迷你仓的定价大多为每月 1 立方米 140 元。
近日,深圳晚报记者实地走访了一家迷你仓,打开仓库大门后,是排列整齐的储存柜,最小的仅有 0.5 立方米,最大的近 12 立方米,每个储存柜上都配有独立的密码锁。
在仓库内,各个角落都安装监控摄像头,每到一处,头顶的感应灯会自动亮起。仓库内设有恒温恒湿系统,刻度表实时显示,此时室内温度为 27 ℃,湿度为 65%。
据了解,在部分欧美国家,这种仓储方式已流行十几年,成为一种常态化的个人仓储模式。2011 年前后,国内先后涌现出第一批连锁个人仓储品牌,在 2014 年至 2016 年呈现集中增长趋势。目前这些品牌的主要集中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地。
王赋源表示,随着城市的生活空间成本上升,人们开始呈现对便捷的仓储模式的需求。" 迷你仓的使用场景其实很广泛,相当于生活的第二空间。" 他介绍说," 市中心是主要选址点,很多用户第一次上门都很惊喜原来离自己这么近。"
▲物品存放示例 受访者供图
市民陈女士热衷于 " 拔草 " 心仪好物,随着 " 战利品 " 逐渐堆满房间,她的生活空间不断缩小。陈女士偶然发现附近有一间迷你仓门店,尝试性地租了一间 1 立方米的储物仓后,她体会到迷你仓的实用性," 门店离我家很近,随时可以存取物品,非常方便。"
如今,陈女士的储物仓里满满当当地放着书籍、护肤品和曾经的奖状、奖杯等小物件。" 租仓后家里变得更整洁了,我也可以继续‘买买买’了。" 她说。
记者在网络上有关迷你仓的话题下发现,不少网友认为迷你仓价格偏高,与其每月花钱租仓,不如定期 " 断舍离 ";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迷你仓是私人经营,不放心存放贵重物品。
据王赋源介绍,迷你仓的使用人群集中在 25 至 40 岁之间," 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,愿意花钱腾挪空间,换取更舒适的生活环境。"
"衣物仓"、"玩具仓"成新宠
据了解,目前深圳共有五个经营较为成熟的迷你仓品牌,其中只有 2016 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大众迷你仓规模较大,在深圳市内有二十多家门店。大多品牌是近几年才入局的新鲜血液,规模普遍较小。
以 2017 年创立的袋鼠迷你仓为例,目前该品牌仅有三家门店,共 600 个储存仓。负责人马慧初告诉记者,未成规模的迷你仓品牌需要从零开始积累客源,很多时候要靠老客带新客。
一般经营三年以上的门店,使用率可以稳定在 70% 左右,勉强达到供需平衡。" 因为回本时间长,不少同行在经营了几年后就逐渐销声匿迹了。" 马慧初说。
马慧初认为,人们对迷你仓的了解和接受程度不足,是该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。" 虽然迷你仓在一些西方国家十分流行,但在国内,它还属于一项初来乍到的新鲜事物,很多人并没有花费一笔专项资金来存放物品的生活习惯。" 他表示,对隐私的顾虑和对传统仓库 " 脏乱差 " 的固有印象,也是迷你仓在国内推行的重大阻碍。
为此,迷你仓也在不断根据实地情况作出调整,其中,根据客户需求改造仓型是最常见的。
▲改造完成的 " 衣物仓 " 受访者供图
据王赋源介绍,不少用户喜欢用迷你仓存放衣物,他们为此专门开发了 " 衣物仓 "。在迷你仓内加上可供自由组装的组件,原本空荡的储存仓摇身变成了大衣柜。还有仅 0.5 立方米的 " 玩具仓 ",这种仓型设计是为了满足部分客户存放手办的需求,却意外地颇受欢迎。
马慧初表示,未来将结合深圳初创企业多,办公空间紧张的特点,发展办公室配套仓储。" 我们希望以刚需较大的办公室租赁业务与迷你仓经营相结合,赢取更大的生存面。" 他说。
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潘潇雨 实习生 翁安琪 ZAKER
联系人:赵先生
手机:13510142250(VX)
手机:18682401141(VX)
邮箱:szjicun@163.com
地址:深圳市福田区金地工业区147栋6楼